名詞:信仰之躍
英文:Leap of Faith
詞性:動作
出處:游戲《刺客信條》
相關電影:[刺客信條](2017)
——基本釋義——
①游戲中的特定動作
②象征著刺客的身份
——基本釋義——
”旋轉、跳躍、閉上眼”,育碧游戲公司用“信仰之躍”四個字把一個自由落體動作渲染出了滿滿儀式感,捧上了萬人膜拜的神壇。
信仰之躍動態圖
▲但《刺客信條》的游戲可以無視物理定律,電影[刺客信條]不可以,這是檢驗實拍的最佳時刻。
“他們就像鷹一樣,體會真正的自由。”鷹隼是刺客形象的原型,尤其信仰之躍的姿態,如同鷹擊長空般迅猛不羈。
哪里才適合執行此任務?鴿子是最常見的標識,暗示附近有可供著陸的干草垛。
▲干草垛的所謂“減震作用”哪怕微乎其微,理論上遮一下羞還是必要的。干草垛偶爾也可用其他軟性物質替代,比如水、香料、樹葉、花瓣之類
“信仰之躍”必須在建筑物頂端、突出邊緣或延伸框架上執行。最理想狀態是在可一覽地形的鳥瞰點進行,下方都擺有干草垛,安全系數高。但有時追兵在后,制高點由不得選擇。
[刺客信條]打著科學旗號,科幻其實最愛搞唯心主義那套。墨菲斯教導尼奧縱身一躍跳過兩座大廈,關鍵是“放下恐懼”,作為入會條件,信仰之躍當然檢驗“信仰”,關鍵是氣場要足。
▲[刺客信條]是實拍玩命的典范,沒有保險繩,唯一的安全措施是一個面積為10平米、高3.5米的安全墊
[刺客信條]追求實景實拍,減少CG特效,“信仰之躍”也是實打實由替身特技演員完成。
▲拿特技演員戴米恩·沃特斯的話說,“從38米的高度看下去,就像一張4A紙”。
風力是拍攝時最不確定因素。風力過大時,很可能吹得安全墊一邊高一邊低,影響著陸安全。因此,劇組事先將幾輛卡車停靠在墊子兩邊,用以擋風。
▲高度:38M2.79s 沖擊速度 98.3km/h 下降速率9.8m/s^2 能量消耗 30.243J,是35年來最高特技高度之一
現場的影響因素太復雜,光靠公式計算是不行的,沃特斯需要先從較低高度演練,從21米往上加,逐漸測試出38米跳落所需要的時間。
▲游戲中,除去垂直跳躍,角色基本只需保持固定姿勢(圖為[刺客信條])
但實戰中,跳躍者必須根據高度、風力的變化隨時調整動作,還要決定轉體的次數,越高越為復雜。
▲離著陸僅余2米時,減速就極為關鍵了,尤其是要均勻分散自己的體重,確保以背部平行于地面的角度著陸
戴米恩·沃特斯:“27米高度的那次,我降落的時候沒掌握好平衡,上半身下沉太快,結果后腦勺就給狠狠撞了一下”。當然,靠雙腳著陸是想都不要想的,壓強太大,不利減震,很容易致殘。
——近義——
[長城]中,鶴軍身披藍色戰甲,屬于無影禁軍中的女子敢死隊。作戰方式是用飛索從城墻上大約有10米多高處跳下來,用三米長槍去刺饕餮的腋下,這是女生以柔克剛的特質。
▲鶴軍身套繩索,從長城上跳下與饕餮搏斗,如同刺客的信仰之躍證明自我的信仰